中國鐵合金工業協會會長 謝心敏
我們分析今年前3個季度國內鐵合金市場運行情況可以看到,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出臺對鐵合金行業已產生明顯效果,主要表現在:產量增幅下降,出口減緩,價格大幅回落。今年前3個季度,我國生產鐵合金729.51萬噸,同比增加11.8%,比同期粗鋼增幅27.39%要低15.59%。按理講,市場上鐵合金資源應出現緊缺,但實際情況卻是供大于求。原因在哪里?2004年,我國的鐵合金產量比2003年增加了29.2%,而粗鋼產量增加了21.3%。這一情況已嚴重影響到今年。今年鐵合金產量增速低于同期粗鋼增速,說明去年增加過多的鐵合金還在消化之中,并正在趨向新的平衡。預計今年年底或明年第一季度,這種平衡將基本實現。
今年以來,原燃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產品銷售價格一跌再跌,在此雙重夾擊下,大部分鐵合金企業出現虧損,一些企業被迫限產或停產。
2001年至2004年的4年間,我國粗鋼年平均增長率為21%,而同期我國鐵合金表觀消費量年平均增長率為27.14%,比粗鋼高出5.86%。如果把今年上半年粗鋼和鐵合金表觀消費的增長情況考慮進去,那么從2001年初至2005年9月末,粗鋼年平均增長率為22.45%;同期鐵合金表觀消費量年平均增長率為25.47%。國內鐵合金產量增長過快,超過了國際、國內粗鋼的增長速度,再加上國家實施宏觀調控,鐵合金出口減速,這就形成了今年鐵合金供大于求、價格下跌的整體運行格局。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