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發”。這些年鋼鐵行業確實發了橫財,然而經過去年鋼材價格大幅下跌后,鋼鐵企業呈現出的高利潤局面已經不復有存在,且漸行漸難。
作為生產企業來說,獲得較高的利潤需得控制好原材料價格,從去年國際鐵礦石價格上漲71.5%后,鋼鐵企業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在鋼材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原材料價格又將何去何從呢?
從鐵礦石價格來看,目前國內各地鐵礦石價格基本穩定,現遼寧地鐵礦石價格為560元/噸左右,唐山地區鐵礦石價格為650元/噸左右,山西地區鐵礦石價格在500元/噸左右,從螺紋鋼銷售價格來看,目前北方的北京、天津市場螺紋鋼銷售價格在2820元/噸左右,上海地區螺紋銷售價格在2840元/噸左右,從螺紋鋼銷售價格我們可以倒推出這樣的結果,就是目前螺紋鋼價格已經接近成本,有的甚至低于成本。
從國際貿易礦價格來看,目前仍低于國內礦石價格,但由于近口礦石主要以高品位礦為主,且多是由大廠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用,因此生產建筑鋼材企業仍主要以國內礦為主。另外從近期上海市場螺紋鋼庫存結構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市場上主要是以二類廠家資源為主,在鐵礦石的采購分析中,我們發現對于國內一些中等偏小規模的企(二類廠家)鐵礦石采購主要集中在國內。
然而,財政部、國稅總局日前決定,自今年1月1日起,湖北、廣東、湖南和內蒙古四省區的煤炭資源稅稅額標準分別提高至每噸3元、3.6元、2.5元和3.2元;冶金礦山鐵礦石資源稅由原來的減征60%改為減征40%,即按規定稅額標準的60%征收。鐵礦石等原材料資源稅的減征,預示著原料生產企業成本將增加,而企業為了獲取利潤最大化,是否會上調價格呢?還有待近一步觀察。然而,這對于產能已經過剩、價格表現疲軟的鋼材生產企業來說,本就已經沒有利潤或是只有較少利潤狀況下,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另外進口貿易礦方面目前仍高于國內市場,以河北地區為例,國內鐵礦粉66%干基價格為650元/噸,而天津港印度64%鐵礦粉價格在660元/噸,在國內鋼鐵企業的鐵礦粉采購中,進口貿易礦占到總的鐵礦粉采購30%,雖然近期印度貿易礦出口價格一直下跌,可以看到仍然高于國內。協議礦方面,目前2006年鐵礦石談判結果沒有明朗,是漲是跌還是個未知數。
再從近期的一些政策來看,各有關部門均出臺政策,嚴格控制礦山亂采濫伐,甚至采取行政手斷關停非法違章礦山,這將直接影響到礦石的供給,從而將導致鐵礦石價格難以下跌。
在鋼材產能過剩,需求低迷,價格下跌的情況下,想在下游行業身上獲得較高利潤已經不太現實了,然而原材料價格的高企,使鋼鐵行業利潤進一步受到擠壓。借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原會長吳溪淳的話說,鋼鐵業的暴利時代已經過去。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