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價報6.7715,人民幣刷新匯改以來最高紀錄。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中間價在時隔約半個月后再創新高,是受美元近一段時間在國際市場走軟的影響所致。
4日人民幣中間價比前一交易日上漲7個基點,人民幣中間價已連續4個交易日走高。自人民幣重啟匯改以來,對美元已經升值了約0.86%;而自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累計升值幅度為19.77%。
美元“實在偏弱”
中間價昨日創出新高,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因為美元最近在國際市場走軟所致。
招商銀行的分析師劉東亮認為,美元一路下滑是人民幣中間價在昨日創下新高的原因。
某國有銀行的外匯交易員也持類似觀點,她還對記者指出,與歐元、英鎊以及日元等貨幣相對美元的漲勢相比,人民幣上漲的幅度其實比較小,人民幣對美元最近實際依然算是保持盤整的態勢。
上述交易員還指出,自7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的日內波動就維持在一個比較窄的范圍內,市場情況有時候甚至很像人民幣“二次匯改”前一樣。她說,投資者大多選擇觀望,遠期結匯的量繼續減少。
美元對人民幣即期匯價昨日收報6.7722,盤中最高價為6.7735,最低為6.7721,波幅很小。
盡管人民幣即期遠期交易都較顯平淡,但上述交易員補充說,由于美元的形勢實在偏弱,他們預計人民幣中間價有望繼續創下新高。
美元未來形勢不妙
在最近一系列疲軟經濟數據的打壓下,美元兌多數貨幣走低,上述國有銀行的交易員認為,美元可能還會走弱,因為市場正以經濟前景不佳為理由拋售美元,而這一模式可能沒有這么快結束。
分析人士認為,對于歐元和美元這對國際匯市的“主旋律”貨幣來說,投資者目前更為關注歐美基本面的情況,美國近期的經濟指標不佳,市場擔憂美聯儲可能再次啟動量化寬松的刺激措施,這對美元十分不利。
周二紐約時段公布的數據再次對美元指數造成打擊。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美國6月個人收入和個人消費支出月率雙雙持平,而預期分別為增長0.2%和增長0.1%,同時數據還顯示美國住房銷售量連續下降,美國6月NAR成屋簽約銷售月率低于預期的持平,下降了2.6%,至75.7,可能受到購房抵稅政策到期的影響所致。消費以及房屋數據的疲軟繼續對美元不利,而非美貨幣則保持堅挺。
分析人士認為,美元疲弱的時間與目前歐美數據引導的市場交易邏輯有關。不過,周三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的經濟也出現了問題,如歐元區6月零售銷售的增長陷入停滯,且歐元區國家服務業PMI數據普遍不如預期等,而美元指數在周三較前一交易日有所回升。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