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表示,中國經濟今年出現滯脹的可能性較小。而為應對輸入性通脹壓力。中國或會令人民幣加速升值。他對人民幣匯率的基本預測是,名義有效匯率升值3%-5%;但若大宗商品價格漲升速度較快,有可能升值步伐加快至5%-10%。“如果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主要是因為其他國家增長強勁造成的,而不是因為中國自己增長強勁造成的,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輸入性通脹。在這種情況下,貨幣升值的速度會加快。”他表示。彭文生初步認為,今年中國的通脹高點將出現在一季度,但卻對此判斷存有疑慮,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飆升的可能性是其主要顧慮。他進一步解釋道,美國經濟增長好于預期,大宗商品價格繼續往上走的可能性會比較大,于是中國就會面臨輸入性通脹問題,這有可能干擾目前已初步形成的一季度是CPI高點,二季度后回落的走勢。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在過去十年(2001-2010年)中僅有兩年年度升幅超過5%,分別是2005年的8.01%和2008年的13.94%。而這兩個峰值前后,CPI漲幅均攀升至高位。但人民幣升值恐怕對降低進口價格的積極作用非常有限,2010年中國鐵礦石進口價格暴漲60%,2008年國際油價曾暴漲至147美元/桶,這不是人民幣升值幅度大一些就可以消化的。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