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以來,一則《北京300家污染企業將遷往河北內蒙古》的信息引起了內蒙古網民的關注和討論,多數網友表示擔憂。記者就此事專門到自治區經信委、發改委、環保廳等部門采訪后得知,根據自治區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我區鼓勵承接無污染的、符合產業政策的項目,但拒絕承接落后生產能力。
自治區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自治區政府2008年就出臺了《關于做好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我區承接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我區經濟發展需要的產業,堅持經濟發展與環保保護并重,拒絕承接落后生產能力。承接發達地區為優勢特色產業延伸配套加工的產業,也必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政策、地區產業布局和行業準入標準等。近期自治區抓住京津冀一體化的契機,希望把一些技術比較尖端、有利于自治區產業結構調整的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項目引進來,目前有關工作還在磋商當中。
自治區環保廳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截至目前,自治區環保廳尚未收到北京相關企業的申請,也未受理有關項目的申報。環境準入行政許可有著嚴格的審批要求,目前,我區總量減排壓力大,決不允許高污染排放的企業入駐。此外,自治區環保廳對于不符合產業政策、不符合清潔生產要求、污染防治措施不完善、可能造成地區環境質量下降、與規劃存在沖突、公眾參與有合理反對意見、存在環境風險的項目也堅決不予準入。
自治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實現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共贏,我區正在建立健全落后產能退出長效機制,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認真執行國家落后產能淘汰標準,強化安全、環保、能耗、物耗、質量、土地等約束作用,形成落后產能倒逼機制,防止新增落后產能。
據悉,網友們的這則討論源于中國廣播網登載的一篇報道,報道中提到,北京市經信委主任張伯旭表示,今年10月底前完成調整退出300家污染企業,一些工業企業將和河北、天津、內蒙古對接。報道中還提到,北京對于涉及工業污染的轉移,態度非常明確:污染企業絕不能帶著污染遷往外地。(烏蘭察布市政府)
- [責任編輯:Sophie]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