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江蘇連云港口岸進口鐵礦石2135.3萬噸,同比增長16.7%,半年進口量首次突破2000萬噸大關,繼續領跑江蘇各口岸。
然而,在日常監管中,江蘇連云港檢驗檢疫局發現,進口鐵礦石“縮水”現象十分嚴重。以進口巴西鐵礦為例,上半年共進口68批次、563.4萬噸,其中61個批次發現到岸重量比裝貨港出具的提單重量“縮水”,“縮水”累計3.97萬噸,價值431.9萬美元。按照連云港口岸每萬噸到岸貨物比裝貨港平均縮水64噸來推算,2013年進口1.5億噸巴西鐵礦石,中國進口商遭受了96萬噸的短重損失,依照當前巴西鐵礦石均價每噸105美元來計算,損失超過了1億美元。
在此,連云港局提醒,檢驗檢疫部門應盡快研究、制定針對鐵礦明水的檢驗監管新辦法,制定明水鐵礦石評價性標準,從法規和標準層面遏制鐵礦石明水現象的發生,維護國內收貨人的合法權益。同時,相關企業對巴西鐵礦重量縮水現象應給予重視,在簽署貿易合同時要堅持以我國卸貨港的檢驗結果為雙方最終結算依據,適當增加議付款比例,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Sophie]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