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新常態下的中國式慢牛”暨聯訊證券2017年秋季策略會在深圳舉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鈷業分會副秘書長孫永剛在主題演講時表示,中國鈷行業產能集中度高,環保政策趨緊加速小企業退出市場。
孫永剛援引數據指出,2016年全球鈷礦山產量為10.9萬噸,其中民主剛果約占全球產量的65%,位居第一。中國有八萬噸儲量,占全球總儲量的1%,是個典型的“貧鈷國”。2016年,中國進口鈷礦、中間品、白合金和鎳濕法中間品2000多噸,共計6萬多噸。
孫永剛指出,中國鈷行業產能集中度逐步提高,其中冶煉部分前3家企業產能占了全部鈷產能的60%。
中國鈷消費78%在電池領域,電池正極材料快速增長帶動中國鈷消費,因此其主要成分鈷鹽產量在精煉鈷產量中占比最高。2016年中國精煉鈷產量達到6.06萬噸,其中4500噸鈷粉、9300噸的金屬鈷,以及4.7萬噸的鈷鹽。預計2017年中國鈷鹽產量占比將繼續增加,鈷粉產量將持續穩定,金屬鈷產量有可能會出現減少。
四季度本為鈷消費的旺季,但是環保政策近來的強化讓鈷行業的產能無法得到有效釋放。孫永剛表示,土十條、水十條以及大氣十條等環保政策對整個化工企業產生較大的沖擊,鈷行業也受到一定的波及,一些企業甚至要停產30-40天。后續的環保投資與成本或將增加鈷冶煉企業成本,會加速一些小企業退出市場的速度。
對于未來鈷市場走勢,孫永剛認為有以下四方面:1. 2018原料供應會進一步趨緊;2. 成本抬高價格的情況會繼續;3. 盡管短期供銷博弈會導致價格回調,但空間有限,價格底部平臺已被抬高;4. 中期來看鈷價上45萬元/金屬噸,甚至達到50萬元/金屬噸也是有可能的。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Wang Liny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