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鈦白粉行業的市場環境進一步改善,價格穩中稍升,企業開工率趨高,經濟效益明顯。但是四季度后鈦白粉市場表現有所減弱。隨著取暖季到來,我國部分鈦白粉企業將面臨限產,市場供應量將出現縮減,未來鈦白粉市場價格將以小幅調整為主。
鈦礦方面,目前中國市場上鈦礦消費量已逾600萬噸/年,其中,國產鈦礦占60%左右,進口鈦礦占40%左右。國產鈦礦中,攀枝花地區鈦礦產量占比在80%左右,攀枝花作為中國鈦礦市場腹地,攀礦的運行情況對整個鈦礦市場都至關重要。目前攀枝花地區鈦礦產能超過400萬噸,現有5家大型鈦礦生產商(年產能超過40萬噸)及百余家中小型生產商(年產能3-10萬噸)。其中,5家大型生產商合計產能占攀枝花總產能的80%左右。以攀鋼為例,攀鋼作為從礦山到下游全產業鏈的典型代表,也始終引導著攀枝花鈦產業發展方向。2016年攀鋼鈦礦產量77萬噸,鈦白粉產量12.1萬噸,鈦渣產量13.3萬噸,海綿鈦產量1.4萬噸。而且按照攀鋼規劃,2018年公司鈦礦計劃生產85萬噸、鈦渣20萬噸,鈦白粉30.5萬噸。
進入11月份,鈦礦市場表現相對趨弱,目前鈦礦價格已經有所松動,后市將持續微調。目前攀枝花46%鈦礦大廠出廠不含稅1500-1550元/噸;小廠報價集中在1350-1400元/噸之間。越南A礦仍穩定在1900-2000元/噸(出廠含稅),印度礦2050-2100元/噸(港口含稅),其他鈦白用配礦集中在1700-1800元/噸(出廠含稅)之間;而還原鈦、高鈦渣行業適用的鈦礦多集中在1650-1700元/噸(港口含稅)之間。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Wang Liny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