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響水縣地處江蘇省沿海東北部,位于三市五縣交界處,依托獨特的地理環境,成為多重國家戰略的交匯地帶和淮河生態經濟帶出海門戶。
因具備先天優勢,擁有43公里黃海岸線、46公里灌河岸線和30多萬畝工業用地,響水主動策應“濱海港一體化”建設,打造全國千億級不銹鋼產業基地。眾多的國企、央企相繼落戶,大型民企江蘇德龍鎳業有限公司已成為華東地區不銹鋼產業的領頭雁,鋼鐵產業也成為鹽城市四大主導產業之一。
目前,響水縣不銹鋼產業已形成“4+1”共5個板塊,即德龍50萬噸鎳鐵冶煉、112萬噸不銹鋼精煉、200萬噸熱軋、200萬噸冷軋項目,德龍與中國一重、福建象嶼合作的印尼400萬噸鎳鐵煉鋼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60億元。
響水縣全力打造全國不銹鋼特色產業基地,2020年1-8月份開票銷售516.5億元,全年完成開票銷售850億元,2021年開票銷售力爭突破1000億元。
重抓“兩個片區”,延伸不銹鋼產業鏈條。一是金屬新材料片區,規劃面積6900畝,已建成3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吸引了德宇科技、弗曼機械等12家企業落戶,年內還將建成9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并同步配套實施集中表面處理中心、污水處理中心。二是智能裝備制造片區,規劃面積2500畝,主要承接不銹鋼產業配套項目,已建成2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吸引庫納實業、龍尚重工等8家企業落戶,年內還將建成廠房10萬平方米。
加大招商力度,積極打造完整的不銹鋼產業鏈條。聚焦重點區域,招引了一批不銹鋼產業鏈延伸項目和配套項目落戶響水。
響水縣積極整合資源,成立科技研發孵化中心、不銹鋼市場交易中心和港口物流服務中心。
依托東北大學鋼鐵軋制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鋼鐵研究院。引進團隊開展戰略合作,通過產品檢測、技術創新,并設立院士工作站,推進不銹鋼、鈦等合金新材料研發。與鹽城工學院、江蘇省鹽城技師學院共同籌建響水鋼鐵職業技術學院,加大科技引領,為做強、做優不銹鋼產業鏈條提供人才技術支撐。
現已啟動600畝土地,建有40萬平方米的交易中心,集現貨、加工、倉儲、商務和文化于一體。并已建成12座萬噸級以上碼頭,年貨物吞吐量已突破3000萬噸,隨著5萬噸級航道整治工程、重件碼頭、現代物流園等項目的建成,年貨物吞吐量將突破1億噸。
進一步引導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對不銹鋼產業鏈企業在創新創業、生活生產資源配置、政策激勵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讓企業心無旁騖,一心一意謀發展。并開展親商重商、公平誠信、審批提效、作風提升四個專項行動。
響水縣不銹鋼產業經過10年的不懈努力,現已具備較好的發展基礎和產業特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在未來會繼續探索新項目建設,全縣上下將共同創建不銹鋼產業向好發展。
(轉自網絡)
- [責任編輯:王可]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