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從中國到歐洲的集裝箱和集裝箱船的短缺推高了這些地區之間的運費,從而抬高了歐洲市場的錳、硅和鎂的價格。
電解錳片的影響最為明顯。在過去的10天里,價格穩步上漲,鹿特丹的未付關稅價高達1820美元/噸。11月19日,經阿格斯評估,鹿特丹99.7%錳片的價格升至1750-1820美元/噸的八個多月高點。
金屬硅和鎂錠市場的上行壓力也越來越大,以至于一名市場參與者認為金屬硅的報價在提出一天后就不再有效。另一位歐洲金屬硅市場參與者估計,第三季度末中歐運費約為40歐元/噸,但現在表示,運費約為140歐元/噸,在某些情況下為200歐元/噸。
一位參與者指出,以前每個集裝箱的運費為1000美元,但現在翻了一倍多,報價為2200美元。生產商和銷售商還預計,近期運費將升至每集裝箱3000美元,這將使錳價格上漲55美元/噸。
阿格斯11月19日5-5-3金屬硅每噸歐洲到場價為1,730-1,800歐元。而11月17日的報價為1,770-1,800歐元/噸。11月17日的評估價格為1,700-1,750歐元/噸。11月19日,鹿特丹99.9%鎂的價格升至2,180-2,250美元/噸,較11月17日的2,020-2,110美元/噸大幅上漲。市場參與者將這兩種產品價格的上漲歸因于運費的上漲,因為金屬需求本身是靜態的。
據報道,這些變化導致一些最終用戶推遲購買計劃。
“最終用戶關心的是價格——他們不會去爭取大訂單。他們只是想在短期內買入,”一位金屬硅貿易商表示。他補充說,從中國裝運的延遲可能會在未來造成問題。其他參與者只是尋求連續交易,并認為鑒于價格不斷上漲,在倉庫中持有的庫存風險太大。
中國經濟復蘇收緊集裝箱供應
最近幾個月,由于疫情的緩解,中國加大了工業產出,中國對稀有金屬的進口增加了,而出口卻下降了。
運費的上升影響了除稀有金屬以外的其他市場,尤其是亞洲廢鐵的進口價格。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工業產出預計將在明年繼續增長,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將增長8.2%,因此近期內運費可能會保持高位。
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明年歐洲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水平不會回到2019年12月的水平,許多國家將重新實施封鎖,以應對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的危機。
內容來源:阿格斯媒體,原文作者:優素福·汗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