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隨著世界向更加可持續的能源轉型,利用鋼甲電纜連接陽光充足地區可能是建設以太陽能為動力的共同未來的關鍵。
雖然人類需要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加以限制,但全球的能源需求仍持續增長。到2040年,東南亞等地區的能源需求將大幅增長60%。全世界能源需求增長迅猛,對成本日益降低的可再生電力的需求相應地加速增長,特別是像新加坡這樣的高度工業化經濟體。
新加坡是位于馬來西亞半島南端的多雨島國,其95%的電力來自天然氣發電,目前正尋求提高其能源系統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新加坡認為這對提升其經濟競爭力至關重要。
新加坡是熱帶雨林氣候,夏冬季節變化并不明顯,但降雨量充沛,11月到2月為長達四個月的雨季,氣候更加濕潤。相比之下,澳大利亞的人均太陽能資源在全球名列第二。
澳大利亞太陽能資源豐富,因此可以向附近的經濟體出口可再生電力,這正是“澳大利亞-亞洲電力通道” (Australia-Asia Powerlink)項目所設定的目標。
“澳大利亞-亞洲電力通道”項目建成之后,將滿足新加坡15%的電力需求。
遠程、可靠、可再生電力?
在澳大利亞北領地酷熱的干旱地區,坐落著鮑威爾溪(Powell Creek)電報站。這個具有歷史和旅游意義的電報站是19世紀70年代建設的一條長達約3,000公里的陸上電報線的連接點之一,這條電報線最終將偏遠的澳大利亞與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連接在了一起。
作為地球上常年陽光最充足的地方之一,鮑威爾溪將再次成為一個歷史連接點。但這一次不是通過通訊連通澳大利亞與其鄰國,而是將東南亞與澳大利亞豐富的太陽能供應連接起來。
在這片占地12,000公頃、沐浴著陽光的灌木叢地,將建設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場和電池存儲設施。該地區地表平坦,非常適合安裝太陽能電池板,而其地理位置則靠近一條重要的鐵路走廊,便于大型設備和勞動力出入施工現場。
“澳大利亞-亞洲電力通道”項目建成之后,預計可滿足新加坡15%左右的電力需求,每年可抵消86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該項目將于2023年動工,預計2027年將首次向新加坡輸送太陽能。
該發電場的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在鋼底座上,發電能力高達20吉瓦,其電池系統可儲能36-42吉瓦時。整個發電場的循環泵、水箱和熱交換器將全部使用鋼和不銹鋼材料。
電力傳輸不可能嗎?
新加坡與太陽能發電場將通過5,000公里長的高壓直流(HVDC)傳輸系統連接起來。一條800公里長的高架線將沿著鐵路走廊延伸到靠近澳大利亞北領地首府達爾文市(Darwin)的利文斯通(Livingstone),并且將在海岸附近安裝大型地面電站電池。
4,200公里長的海底電纜將從利文斯通延伸到古恩角(Gunn Point)半島上的Murrumujuk,每年供應3.2吉瓦左右的電力。在這里,占地55公頃的換流站和電池設施將接收海底電纜傳輸的電力,并將其輸送到新加坡。
高壓直流海底電纜采用由鉛合金和聚乙烯護套等組成的多層保護套包裹的銅導線。為了保護電纜內部的導電元件,用鍍鋅鋼絲鎧裝包裹電纜,長達數千公里的電纜就能夠承受嚴酷的海底安裝和作業條件。
該項目是同類項目中最具雄心的計劃,代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和輸電領域的巨變。利用鋼的經久耐用性將全球的‘陽光地帶’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連接起來,對于向更加可持續的未來轉型發揮關鍵作用。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