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老高川鎮緊緊圍繞縣委提出的“穩中有為、化危為機、轉型升級、科學發展”的總要求,抓住省級民營經濟發展轉型升級試驗區政策特殊扶持機遇,按照“主題是發展,主攻是工業,主體是民營”的經濟發展思路,以“增加總量、增強競爭力”為目標,立足本地實際,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打好資源牌,唱響特色戲,全面實施新型工業化,民企集團化,助進民營企業轉型升級。
一是項目提質行動。繼續做大做強煤炭產業,抓好一批產業鏈長、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煤炭、煤化工、煤電載能等轉型升級項目的儲備和申報工作,優化投資結構,增強發展后勁。目前,全鎮擁有民營工業企業65家,其中民營煤礦14座、產能均在60萬噸以上,發展3個年產60萬噸蘭炭的綜合利用產業園。金屬鎂、硅鐵、硅錳企業9個,已建成投產的活性炭、洗選煤、型煤、煤焦油等煤化工深加工企業17個,新上洗煤廠、活性炭廠、硅鐵廠、煤焦油深加工項目25個,2012年,工業總產值達80億元,民營經濟成為了主導經濟、強鎮經濟、富民經濟。
二是企業升級行動。全力推進煤炭資源整合,促進煤炭企業向規模化、節約化發展,提高煤炭開采的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采掘率和利用率。大力發展金屬鎂、電力等資源轉化項目,延長產業鏈,實現資源提質增效,將資源優勢逐步向經濟優勢轉化。整合全鎮小煤窯,建成年產能60萬噸以上現代化礦井14個。到年底有10個民營煤礦進入聯合試運轉。目前,亞博公司二期工程,完成38萬噸蘭炭、2*15MW電廠、2.5萬噸硅鐵生產線項目建設任務;新建藍天盛公司60萬噸蘭炭、2*15MW電廠、20萬噸白灰生產線項目建設任務;西源公司二期工程,完成了3萬噸金屬鎂、60萬噸蘭炭、60萬噸免燒磚、2*15MW電廠生產線項目建設任務;新建東萊公司10萬噸速溶硅酸鈉、60萬噸蘭炭/2*15MW電廠生產線項目建設任務;10個活性炭廠重組工作穩步推進;新上6萬噸活性炭生產線4條、60萬噸仔煤干餾爐4條、2*15MW煤氣發電機組4個、2*2.5萬噸硅錳生產線1條、8萬噸速溶硅酸鈉生產線1條。煤轉電、煤化工、煤電載能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初步形成,實現資源提質增效,資源優勢逐步向經濟優勢轉化。
三是集聚發展行動。在全縣“四區八園”建設中,老高川鎮實施板墩、丁伙盤、李石畔三個產業園。根據園區的產業定位,構建“一園一業一鏈”產業發展新格局,重點推動和扶持上規模煤轉電和煤炭深加工行業,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的投資強度和投資密度。初步形成煤電化、煤化工、煤電載能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大力發展蘭炭、金屬鎂、電石、硅鐵、水泥、白灰、免燒磚等資源轉化項目。同時,整合提升鎮村民營經濟小區,引導各類民營企業向園區集中,實現集約化、組團式發展。
四是節能減排積極行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按照資源綜合利用、集約利用、循環利用的發展戰略,在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中逐步改變粗放式的資源開發方式,積極推進企業節能、減排、降耗、環保、安全發展,強化產能減排管控和源頭管理,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全鎮關閉了38個小型蘭炭焦化廠、4個硅鈣廠。重組10個活性炭廠為5條60萬噸蘭炭生產線。
五是科技創新行動。把科技創新作為第一動力,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后勁。老高川鎮大部分民營企業都屬于股份制企業,經過自我積累、滾動發展,普遍存在規模不大、層次不高、創新能力不足、品牌影響力不強的問題,產業結構亟需調整,發展方式亟需轉變。近年來,老高川鎮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第一動力,積極推進民營企業提質增效。鼓勵自主創新。每年扶持引導民營企業加強產學研結合,提升技術裝備水平,研發核心技術,增強競爭實力。宇超煤電化公司新上年產25500噸鉻鐵生產線,是目前國內最為先進的生產線,產品將推向國際市場;實施技術改造。全鎮3個蘭炭產業綜合利用園區四條生產線,從生產技術上進行革新,面對煤礦綜采塊煤少的形勢,實現從塊煤煉焦向籽煤煉焦轉變;強化品牌創新。引導民營企業增強品牌意識,創新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較強競爭力的知名品牌。
五大行動助推全鎮民企轉型升級。目前,全鎮規模以上民營企業達到23家,銷售收入過億元的18家。力爭在3—5年時間內實現經濟總量翻番,運行質量全市領先。(來源:府谷政府網站)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